生态搬迁户房屋开裂五年,扶贫办称“需自费维修”:政策落实还是推诿责任?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生态搬迁工作,旨在改善搬迁户的生活环境,助力脱贫攻坚。然而,在河南省某地,一生态搬迁户的房屋自开裂五年以来,扶贫办却以“需自费维修”为由,推卸责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位搬迁户名叫张先生,原本居住在山区,为了响应国家生态搬迁政策,他于五年前搬入政府统一建设的安置房。然而,入住不久,张先生的房屋便出现了开裂现象。起初,张先生并未太过在意,以为只是房屋质量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越来越大,甚至影响了房屋的结构安全。
张先生多次向当地扶贫办反映情况,希望得到帮助。然而,扶贫办却以“房屋开裂属于房屋质量问题,应由开发商负责”为由,拒绝了张先生的诉求。面对这一答复,张先生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奈。
事实上,张先生的房屋开裂并非个例。在生态搬迁过程中,类似的问题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一些搬迁户的房屋在入住后不久便出现开裂、漏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然而,在政策落实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却将责任推给开发商,导致搬迁户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对于这一问题,有专家指出,生态搬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搬迁户的关心和帮助。首先,政府应严格审查开发商的资质,确保房屋质量。其次,对于已出现问题的房屋,政府应及时介入,督促开发商进行维修。最后,对于因房屋质量问题导致搬迁户生活困难的,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针对张先生的情况,有媒体记者采访了当地扶贫办。扶贫办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政策,房屋开裂问题应由开发商负责。然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扶贫办并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房屋开裂与开发商有关。面对这一质疑,扶贫办负责人表示,将再次调查此事,并尽快给出答复。
对于这一事件,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关注。有网友评论称:“生态搬迁是为了让搬迁户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今房屋开裂,扶贫办却推卸责任,实在让人寒心。”也有网友呼吁:“政府应加强对生态搬迁工作的监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让搬迁户真正受益。”
总之,生态搬迁户房屋开裂问题不容忽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切实履行职责,保障搬迁户的合法权益。同时,开发商也应提高房屋质量,为搬迁户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搬迁的初衷,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