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彩带织造技艺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彩带织造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畲族彩带织造技艺的入选,不仅是对景宁畲族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认可。
畲族,是我国东南部的一个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畲族彩带织造技艺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畲族人民的智慧、信仰和审美观念。
畲族彩带织造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起源于宋代。畲族人民擅长用竹、棉、麻等天然纤维编织彩带,制作出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彩带。这些彩带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婚嫁、节日庆典、祭祀等场合,都离不开彩带的身影。
景宁畲族彩带织造技艺具有以下特点:
1. 原料独特:畲族彩带采用竹、棉、麻等天然纤维,这些原料具有优良的韧性和透气性,使彩带既美观又实用。
2. 工艺精湛:畲族彩带织造技艺讲究编织技巧,要求编织者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编织过程中,畲族人民巧妙地运用了挑、穿、绕、打等手法,使彩带图案丰富多样。
3. 文化内涵丰富:畲族彩带上的图案寓意深刻,如云纹、波浪纹、鸟兽纹等,反映了畲族人民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等信仰。
4. 应用广泛:畲族彩带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婚嫁、节日庆典、祭祀等场合,都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畲族彩带织造技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景宁畲族自治县积极推动彩带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
此次畲族彩带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景宁畲族文化的极大肯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畲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对畲族彩带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让这项千年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畲族彩带织造技艺的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