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首创“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村民变股东享分红,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创新,探索出许多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模式。在浙江省丽水市,一项名为“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的创新举措,让村民从传统意义上的扶贫对象转变为现代企业中的股东,共享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丽水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径。在扶贫工作中,丽水市创新性地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让村民成为企业股东,实现了扶贫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即把扶贫资金以股权形式注入到村集体企业或合作社,村民以扶贫资金入股,成为企业股东。这样一来,村民不仅可以从企业分红中受益,还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素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丽水市莲都区某村,村民张先生就是这一创新举措的受益者。过去,张先生一家生活贫困,全家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自从村里实施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政策后,张先生家成了村里的企业股东。如今,张先生不仅从企业分红中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还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
“以前,我们一家生活很困难,现在成了股东,不仅分红收入可观,还能参与企业管理,感觉生活有了希望。”张先生激动地说。
据了解,丽水市自2016年开始实施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政策,目前已覆盖全市所有贫困村。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3.4万户贫困家庭通过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成为企业股东,受益人数达到10.8万人。
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政策的实施,不仅让村民分享了企业发展红利,还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以莲都区某村为例,该村通过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成功引进了一家大型企业,带动了当地农业、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村民增收、企业增效、 *** 满意的多赢局面。
此外,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政策还促进了村民之间的团结。在成为企业股东后,村民更加关注企业发展,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共同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丽水市“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的创新举措,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创新扶贫模式,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